齊黃34是近年來具有突破性的一個大豆新品種,高產、穩產,蛋白脂肪雙高、加工品質優良,抗病、耐逆,適應性廣,適于機械化收獲,深受大豆育種專家、種子企業、種植戶、加工企業的青睞,目前已在山東、江蘇、安徽等省份大面積推廣。2015年在1‰ ~ 4‰開的鹽堿沙土地上開展大豆新品種齊黃34的示范工作,試驗示范結果表明,齊黃34可以在中度鹽堿地正常出苗、生長、成熟。利用博士工作站收獲的齊黃34大豆和墾利縣興國豆腐坊合作在第五屆黃三角(中國·墾利)國際生態農業博覽會上開展齊黃34大豆豆腐、豆漿現場品嘗活動,成為了展會的一大亮點,受到當地老百姓及新聞媒體的一致好評,極大的擴大了大豆新品種齊黃34在黃河三角洲地區的影響力。
(二)高粱新品種示范
濟粱1號為我院作物所選育的釀酒高粱雜交種,春播生育期117天,夏播生育期105天;株高130cm左右,株型緊湊,適于機械化收獲;穗紡錘形,紅殼紅粒,籽粒總淀粉含量70.00%,蛋白質含量10.4%;抗倒伏、抗蚜蟲、耐鹽堿;多年試驗表現良好,畝產達到500公斤左右。2015年在4‰ ~ 5‰的50畝中度鹽堿地采用全程機械化高效栽培模式種植,最終測產驗收折算平均畝產561.5kg,專家組一致認為,濟粱1號適合在東營0.4%左右的鹽堿地采用機械化高效栽培種植模式推廣種植。
2015年召開“首屆黃河三角洲高粱產業發展高層論壇暨現場觀摩會”,與會代表參觀了位于利津縣汀羅鎮的匯邦渤海農業開發有限公司500余畝的高粱種植示范區。這個大會的生理召開為把黃河三角洲打造成百萬畝優質高粱生產基地、推動該地區農業轉型升級和體質增效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高粱新品種篩選與展示
2015年在匯邦工作站30余畝核心區集中展示了來自全國各地的37個高粱新品種,其中來自山東省農科院作物所的濟梁1號和吉林農科院的吉雜123表現優異。
(四)耐鹽小麥品種篩選與展示
2015年在含鹽量2‰~4‰的中度鹽堿地中進行耐鹽小麥品種篩選與展示,參試品種包括:山農22、青麥6號、濟麥22、良星99、濟南18、德抗961、山融3號、山東16、山農20、小偃81等。試驗示范結果表明:我省審定的耐鹽堿品種德抗961、濟南18、山融3號耐鹽能力強,可以在土壤含鹽量稍高的地塊推廣種植,青麥6號、小偃60可以在3‰以下地塊種植。試驗同時表明:在有澆水條件的輕度鹽堿地,完全可以種植當前我省大面積推廣的高產廣適型品種,如:濟麥22、良星99、山農20、煙農19等。
(五)花生與不同糧油作物間作模式篩選
以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間作種植模式研究為依托,以向鹽堿地要產量為指導思想,以提高機械化程度、節本增效為目的。根據間作作物邊行效應原理,在適宜機械操作的行比3:4寬幅間作模式下,分別設計玉米‖花生、高粱‖花生、油葵‖花生組合模式,通過縮小優勢作物的行距、株距,調整間作系統中優勢作物單位面積株數(以包含花生在內的間作帶面積計算)與單作相當,在充分利用間作系統中優勢作物的資源競爭優勢保障其總產不減的同時,增加花生種植面積。現有試驗數據表明:在土壤含鹽量3‰左右的條件下,花生與不同作物間作,其產量表現為油葵花生間作產量最高,其次為高粱花生間作,玉米花生間作其產量降低幅度最大。所以該地區適宜推廣的間作模式為油葵花生間作或高粱花生間作,玉米花生間作不適宜。
(六)谷子輕簡高效栽培技術示范
隨著谷子規模化種植和產業化生產的不斷發展,對谷子輕簡高效生產技術的需求越來越急迫。依托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的國家谷子產業體系夏谷栽培崗位團隊,經過近年來的深入單項農藝措施研究,并篩選改進配套的精播機具和聯合收獲機械,經技術集成和不斷驗證完善,形成了一套以機械化精量播種、除草劑應用、平衡施肥、機械化收獲為主要技術內容的谷子精播簡化栽培技術體系。2015年應用該栽培技術體系在1‰的鹽堿地種植50畝濟谷16,平均畝產200公斤以上,說明濟谷16可在東營中輕度鹽堿采用精播輕簡栽培技術種植推廣,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七)甘薯新品種示范與耐鹽品種篩選
2015年在含鹽量1‰左右的鹽堿地中進行耐鹽甘薯新品種篩選與展示,參試品種包括:濟紫薯1號、濟薯25、廣薯87、濟08310、濟徐23、濟薯21、紫引1號、濟薯22號、濟薯26等,2015年10月分別選16m2測產,結果表明濟薯21、濟薯22、濟薯26等3個品種較耐鹽堿,折合平均畝產均在3000公斤以上。